第10章 交给我吧,我干
这天,孙师毅匆匆地给夏衍捎来消息,恳请他尽快前往电通公司见面。夏衍不敢耽搁,急忙赶到。
刚一见面,孙师毅就急忙说道:“田汉的夫人林维中托人送来一张包香烟的锡纸,上面写了几节简短的歌词。我费了好大劲,才判断出这是剧中主题歌词的一部分。可锡纸被茶水濡湿过,字迹模糊得厉害,我一个人实在辨认不出来,只好请你帮忙看看。”
夏衍接过锡纸,仔细端详了片刻,提议道:“我们先一笔一划地把锡纸上的字迹摹写下来,缺笔少划的地方,再根据上下文的关系仔细推测,把这首歌词复原,你看这样行不行?”
孙师毅点头表示赞同:“也只能这样了。”
于是,两人俯下身,几乎是逐字逐划地细细摹写起来。锡纸上的字迹模糊不清,有些地方甚至已经完全被茶水浸透,只剩下一些零散的笔画。夏衍和孙师毅像考古学家一样,小心翼翼地推测着每一个字的原貌。
“终于复原了!”摹写完后,夏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,由衷赞叹道,“田老大就是田老大,多好的诗作啊!”
孙师毅也深有同感:“国民党政府和租界当局明令禁止宣传抗日,在一切出版物上,‘抗日’的字眼都被删除。田汉在歌词中也不能明提抗日。这固然是一种限制,却使他把抗日救国之情高度浓缩、高度升华了。你看,他让歌词避开了一时一地的具体事物,获得了超时空的更大的概括性。”
夏衍点头称是:“是的,田汉的歌词饱含了抗日救国的激情,又不限于这一具体的情感。我认为,它能适合于更久远的时代。”
孙师毅接着说:“歌词虽然是在匆促中写成的,但却蕴含着田汉多年来,尤其是九·一八事变以来的历史感受,可谓厚积而薄发。当然,更可贵的是他那种危机意识,这种危机意识正是中国的希望所在。”
夏衍问:“你说让谁来为这首词谱曲比较好?”
孙师毅脱口而出:“我看让聂耳来作曲是再合适不过了。”
夏衍不禁笑了:“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,我也正想到他呢。”
两人正说着,门外突然响起“嘭嘭嘭”的敲门声。孙师毅打开门一看,来人正是聂耳,忙把他迎进屋。
聂耳来找夏衍。他身着一身标准的新青年行头:笔挺的西服搭配精致的领带,健康而饱满的嘴唇洋溢着充沛的活力。聂耳与夏衍早就相识,正因为既是旧识又是党内同志,一见到夏衍,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:“听说《风云儿女》的结尾有一个主题歌?”
“没错。”夏衍说着,把摹写好的歌词拿给聂耳看。
聂耳的眼睛立即紧紧盯在歌词上,头也不抬地念了起来:“起来,不愿做奴隶的人们!把我们的血肉,筑成我们新的长城!……”这气势磅礴的歌词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,猛烈撞击着聂耳的心灵,瞬间点燃了他为之谱曲的强烈愿望。此刻的聂耳仿佛被一种强大的力量鼓动着,猛地一下抬头,眼睛里燃烧着火一般的热情,迫不及待地说:“写得太好了!交给我吧,我干!”
还没等夏衍开口,聂耳已经热情地伸出手,又重复了一遍:“我干!交给我!”
这种情况下,夏衍当然无法拒绝,更何况聂耳又加了一句:“田老大一定会同意的。”
这话确实没错。田**聂耳成功合作不止一次。田汉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后,聂耳心里既难过又愤怒。田汉在思想上、艺术上都曾给予他极大的帮助,他们多次携手合作,名字常常并列在一起。没有田汉的词,聂耳的许多经典歌曲就难以诞生;而没有聂耳的曲,田汉的词也难以广泛传播。聂耳的曲子就像给田汉的词插上了翅膀,在全国范围内传唱。他们有着深厚的战斗情谊。
“交给你来谱曲,我当然放心。在《扬子江暴风雨》公演后,你近来可是声名大噪!”夏衍信任地盯着聂耳的眼睛,说,“相信你一定会把这首歌写好的。”
聂耳连声说:“我会的。我会的。”
孙师毅说:“我这儿可等着你的曲子呢。”
聂耳回答得很干脆:“没问题!”
夏衍告诉聂耳:“现在电影界通行导演负责制。《风云儿女》的导演许幸之虽是我物色的,主要演员也是我指定的,但我还得尊重导演的权威。所以,为电影歌曲作曲之事,你还需要征得导演的同意。”
“我一定要争取这个机会!”聂耳拿着歌词,如获至宝地笑着离开了。
春意渐浓,街头的梧桐树抽出嫩绿的新芽。聂耳快步走在法租界的街道上,心中满是激动。
聂耳推开门时,许幸之正伏案修改剧本。听到脚步声,许幸之抬起头,看到一位年轻人站在门口,眼神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。
“我是聂耳!许先生,把作曲任务交给我吧!我保证好好完成!”聂耳的声音带着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。
许幸之愣了一下,随即笑了起来:“你就是聂耳呀!”
“我就是!”聂耳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。
许幸之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,不禁感叹:“没想到你这么年轻!看来,我无法拒绝你的热情和诚恳!”
聂耳迫不及待地追问:“这么说,你是同意了?”
许幸之点点头,爽快地说道:“我答应你的要求。”
“太好了!”聂耳高兴地说。
许幸之放下手中的笔,目光深邃地看着聂耳。作为电影导演,他有着敏锐的洞察力。他发现聂耳的气质与《风云儿女》中一个重要角色——梁质甫极为契合。梁质甫是一个满怀革命理想的热血青年,而聂耳身上那种蓬勃的朝气和对理想的执着,正是这个角色所需要的。
“聂耳,除了作曲任务,还有一件事想交给你,你愿意干吗?”许幸之直截了当地问道。
“什么任务,你尽管说!”聂耳脸上满是热忱。
许幸之微微一笑,开始介绍《风云儿女》的剧情:“这部电影讲述了一群年轻人在动荡年代中的奋斗与牺牲。主角辛白华和阿凤已经确定由袁牧之和王人美分别饰演。而重要配角梁质甫,他是个满怀革命理想的热血青年,目前还没找到合适人选。”
说到这里,许幸之的语气变得认真起来:“我一眼就觉得你最合适。不管是从气质、性格,还是体态外形来看,这个角色由你来演堪称完美。你觉得怎么样?”
“我?”聂耳微微一怔,显然没有料到许幸之会提出这样的建议。
许幸之看出了他的犹豫,追问道:“我知道,你如今在音乐界声名远扬,你愿意出演配角吗?”
聂耳沉默了片刻,随即坚定地回答:“我愿意!”
“那太好了!”许幸之欣慰地笑了。
“我酷爱表演。”聂耳继续说道,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热情,“从中学时期参加演剧活动,到在明月歌舞剧社跑龙套,再到电影里客串角色,我一直都进行着表演的实践。我对自己在电影界的发展规划,可不止局限于电影音乐创作。编剧、导演、表演,我都渴望尝试。”
许幸之满意地点点头,从抽屉里取出一册油印本递给聂耳。封面上,“风云儿女”四个大字格外醒目,旁边还有“电通制片厂/第二部有声/巨片剧本”的字样。主创团队的题署如下:原著:李进之;编剧:周慧;导演:许幸之;录音:司徒慧敏;摄影:吴印咸;置景:张云乔。
“这是《风云儿女》的分镜头剧本。”许幸之解释道,“为了确保这个剧本能顺利通过‘电检’,我给夏衍、田汉这些主创人员都取了化名。”
聂耳接过剧本,小心翼翼地翻阅起来。他的目光在每一页上停留,仿佛已经看到了电影中的每一个场景。他的心中充满了期待与憧憬。
